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我国拟针对学前教育立法 不得组织学前儿童入园考试、教授小学课程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8:46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亦君 先藕洁)学前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今天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

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作草案说明时表示,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仍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存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保教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保障体系不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

草案明确了学前教育定位,补齐教育短板。将学前教育界定为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3周岁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强调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草案提出,健全规划举办机制,促进资源供给。强化政府办园责任。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举办公办园,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严格设立条件和程序。明确设立幼儿园应当具备的条件,要求取得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许可并进行法人登记。遏制过度逐利。禁止利用财政性经费、国有资产等举办营利性民办园;禁止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公办园、非营利性民办园;幼儿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草案还提出,规范学前教育实施,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入园保障。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入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规范保教活动。要求幼儿园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

草案提到,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明确幼儿园教职工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或者受过相关专业培训。要求制定人员配备标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障公办园及时补充教师,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配足配齐教师等工作人员。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存在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情形的,不得聘任。强调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保障教师等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

草案提出,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保障。强调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保教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强调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财政补助经费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预算,地方政府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成本,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强调合理配置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前教育发展差距;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草案还提及,健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安全管理。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依法保障学前儿童与幼儿园安全。加强收费管理。要求合理确定公办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监管,引导合理收费;幼儿园执行收费公示制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